发表时间: 2020-12-10 10:00:00
作者: 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
慧创研习班小知库,让您轻松驾驭近红外脑成像技术
脑神经科学已进入全脑探索阶段,大量研究表明,脑激活、脑网络连接等大脑协同工作的研究,对脑疾病的科研及临床诊疗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在精神类疾病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顶叶与枕叶的生理变化;在脑卒中康复领域则着重关注运动区的情况;神经退行性疾病也逐渐关注于颞顶联合脑区(TPJ)的生理指标。
在使用近红外脑成像作为大脑功能检测工具,探索全脑的研究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无头发覆盖的额叶与有头发覆盖的其它脑区采集数据难度的差异,确保科研与临床基础数据的有效性。
下面我们做一个对比实验,来观测前额叶与顶叶运动区的难度差异。探头排布如下:
我们人为手动将光源强度和探测增益调低成统一水平,此时运动区通道由绿转变为橙色和灰色。
接下来随机选择3个前额叶的通道和3个运动区的通道作对比。
上方红色框内是运动区的信号值,分别为0.11、0.08、0.05;下方绿色框内是前额叶的信号值,分别为314.76、351.33、417.45,运动区信号采集平均值难度是前额叶的4500倍有余。
由此证明在运动区因骨壁、头发等因素获取数据的难度与前额叶有1000倍以上之差,在采集前额叶时的有效通道并不能证明在其它脑区同样可以采集到有效数据。如果在有头发覆盖的脑区采集不到有效数据,将无法满足康复、神内、儿童、体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应检查和科研需要。